鱼缸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鱼缸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农业部发布十月份玉米市场监测报告-【新闻】下奶药

发布时间:2021-04-20 13:44:24 阅读: 来源:鱼缸厂家

农业部发布十月份玉米市场监测报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习银生执笔的10月份玉米市场监测分析报告认为,预计2003年我国玉米总产将下降4%左右。 玉米播种面积调减,产量将有所下降预计今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6亿亩(2397万公顷),比上年调减2.7%。除吉林和内蒙古面积分别增加3.6%和6.7%外,其他各主产省面积普遍减少。其中,黑龙江、辽宁分别下降10.3%、9.2%,山东、河北、河南分别下降2.6%、4.5%、3.6%,西北产区面积也普遍有所下降。预计今年玉米单产将略低于上年水平,加上面积减少,总产量将下降4%左右。 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基本没有进口据海关总署统计,9月份我国玉米出口量为139.6%万吨。1-9月累计出口1072万吨,同比增长49.9%。按市场年度,2002/3年我国出口玉米1524万吨,比上年度大幅度增长77%,创历史新高。我国玉米主要出口到韩国、马来西亚、伊朗、印度尼西亚、日本,分别占出口总量的45.5%、15.6%、12.6%、8.5%、6.7%。其中对日本的出口增长迅猛,同比增长为4.2倍,对南非的出口也增长了8.7倍。主要出口省份仍然是吉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省区,出口量分别占出口总量的64.5%、13%、10.9%、8.9%。1-9月累计进口玉米18吨,同比减少99.7%。玉米出口形势好的主要原因是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国产玉米价格优势非常明显。最近国务院公布了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方案,决定维持包括玉米在内的农产品的出口退税不变,此举对我国今后的玉米出口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进口少的原因则是国外玉米不具备进入国内的价格条件。预计年内我国将继续出口玉米,全年出口量可望超过1250万吨。进口量仍将很少,不会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 2003/4年度国内玉米库存继续下降,库存主要集中在东北预计市场2003/4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比上年度减少10.2%。国内总消费比上年度减少0.4%。其中,饲料消费增长0.6%,减少6.2%,工业消费增长3.7%。出口将减少,玉米总需求量将比上年度减少7.2%。从供求平衡来看,预计2003/4年度总供给仍大于需求。但由于当年消费大于新增供给,期末库存将继续减少,库存消费比为25.3%,比上年度减少6.5个百分点。目前,全国玉米库存主要集中在东北产区。 全球产量和库存数比上月有所调高,但不足以改变库存下降的趋势据美国农业部10月预测,2003/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6.09亿吨,比上月预测数调高了146万吨,比上年度增产1.2%。其中美国预计产量为2.59亿吨,比上月调高了667万吨,比上年度大幅度增产13.3%。而中国和欧盟由于气候影响,产量预计数比上月分别调减了400万吨和150万吨,比上年度分别减产6.0%、22.7%。2003/4年度全球玉米消费为6.32亿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饲料用玉米占消费总量的68.3%。由于消费大于当年产量,期末库存预计为7716万吨,比上年度下降22.8%,但由于美国库存增加, 全球库存比上月预计数增加了287万吨,库存消费比也由上月的11.8%上升到12.2%。国际贸易方面,2003/4年度全球出口预计为7414万吨,比上年下降6.1%,其中美国预计出口4572万吨,占全球玉米出口份额61.7%。全球玉米进口格局仍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日本将进口1600万吨,占全球玉米进口份额的21.3%,韩国进口950万吨,占全球玉米进口份额的12.6%。 国内玉米价格反季节上升,国际市场价格有所下降国内市场价格:在新玉米季节来临之际,国内玉米价格一般都会出现季节性下降,但今年自9月中旬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却表现出强劲的反季节上升趋势。 这次价格上扬表现出以下特点: 1、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到10月中旬,产区平均批发价格为1110元/吨,比8月底上升了5.0%,其中华北及黄淮产区上涨了6.6%,部分地区上涨幅度高达20%以上;销区平均批发价格为1269元/吨,比8月底上升了8.7%,部分地区上涨幅度也接近20%。考虑到季节性因素,这次涨价幅度比较大。 2、国内价格全面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区平均批发价格上涨13.9%,销区平均批发价格上涨16.5%。 3、价格上扬波及的范围较广。9月中旬,先是黄淮产区价格上扬,继而引发南方销区价格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并带动东北产区价格小幅上扬。因此此次涨价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 4、新玉米价格高开高走。华北及黄淮产区新玉米已大量上市,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地新玉米每吨收购价格分别在1090-1180元、1140-1180元、1110-1130元、1030-1080元,全面超过去年同期价格。此次玉米价格反季节上升的原因主要有: 1、玉米供求格局发生重要变化。一方面,各地普遍削减玉米面积,产量波动较大,而需求却稳定增长,新增玉米供给量连年不能满足当年消费,需要挖库补需,各地促销压库力度又很大,使社会总库存连续3年下降,玉米供大于求的矛盾大为缓解。另一方面,库存地区分布严重失衡,大部分库存集中在东北产区,华北及黄淮产区已不能大量调出玉米,国内玉米供求矛盾突出地表现为地区之间的供求不平衡。而东北产区玉米要运抵销区,不仅距离长、运输成本高,而且经常受运力调配限制。 产销区之间较明显的时间差,为区域性短期供给紧张创造了条件。 2、玉米产量预期下降。今年玉米主产区面积调减,总体气候又不如去年,特别是播种期的大范围干旱和灌浆与成熟期出现的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不利于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产量预期下降抬高了市场对价格的预期。 3、玉米生长期延后,影响了新玉米上市。今年东北和华北黄淮两大产区玉米的生长期和新玉米大量上市时间普遍比往年延后1-2周。此次玉米价格上涨首先从黄淮地区开始,直接原因是该地区玉米供应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新玉米上市的延后,一方面使收购商和用粮企业担心货源紧张而踊跃收购,另一方面又增强了农民的惜售心理。 4、玉米需求旺盛。随着“非典”疫情的解除,国内畜牧业对饲用玉米的需求已基本恢复,加上近来日本解除了进口中国禽肉的禁令,国内玉米需求加速转旺。 5、国际市场形势有利于国内玉米价格上扬。全球玉米库存继续呈下降趋势,国际市场价格仍处较高价位,特别是海运费持续走高,更加巩固了国产玉米的价格优势和出口地位,对进口没有构成任何压力,有利于支撑国内价格。 6、近来国内宏观经济及农产品市场形势有利于玉米价格上扬。“非典”过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而农产品市场在持续低迷之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再加上气候因素的影响,今年不仅夏粮减产,而且秋粮减产也已成定局,导致近来粮棉油等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不同粮食品种价格的上涨不仅会引起联动效应,而且也削弱了对玉米饲料原料的替代效应,对玉米价格将起支撑作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市场价格短期内出现剧烈波动。后期市场价格仍有进一步上扬的可能性。但玉米价格的反季节上涨,并不意味着国内玉米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已发生根本变化。新玉米的大量上市,将有效抑制价格上升势头,因此总体价格继续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 国际市场价格:由于美国玉米进入收获期,加上预期产量比上月调高,国际市场价格有所下降。10月,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平均离岸价为864元/吨,比上月跌1.4%,比年初低4.3%,比去年同期低7.1%,芝加哥期货价格(2个月后交割)为715元/吨,比上月跌4.7%,比年初低8.1%,比去年同期低13%。预计国际市场价格仍将面临来自收获季节的压力而有所波动。国内外价格比较:近来国际海运费大幅度上升,美国墨西哥湾运抵韩国的巴拿马级货轮运费由上月约35美元/吨上升到45美元/吨左右,使国产玉米的价格优势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我国玉米出口而不利于进口。从出口看,10月中旬,美国玉米出口韩国的到岸价为每吨145-150美元,比上月上涨11-16美元,我国玉米出口到韩国的CNF报价(12月船期)为122-128美元/吨,与美国玉米价差进一步拉大,我国玉米出口仍然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力。从进口看,以广州黄埔港为例,10月中下旬国内玉米到港价格为1200元/吨左右,虽比上月上升,但同期美国玉米到岸价上涨更多,并已超过1500元/吨,国外玉米价格高出国内约300元/吨,进口玉米依然没有任何获利空间。 中国农业网编辑

土木工程

印刷

当阳市人民医院

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