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鱼缸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东北玉米深加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深加工产能东北-【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8 14:40:57 阅读: 来源:鱼缸厂家

东北玉米深加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_深加工,产能,东北

导读:近日,在国家玉米 托市 收购政策影响下,东北地区原料玉米价格保持高位,然而淀粉、酒精、饲料等下游市场产品价格却长期在低位徘徊,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压力下,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此外,由于加工链条短、产品趋同等原因,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行业进入升级整合加速期。 企业亏损无奈 硬撑 目前, 四降一高 现象,即:产品价格下降、加工量下降、销售收入下降、利润下降、玉米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在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行业表现明显。 2014年6月末数据显示,优级食用酒精价格同比下降1%、淀粉糖价格同比下降12.6%;以比较有代表性的新天龙公司为例,去年上半年,该企业加工量同比下降3%、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4.2%,企业出现亏损。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伟华说, 尽管下游产品价格低迷,但玉米原料价格却维持在2200至2300元/吨的高位,与玉米销区价格倒挂。 生产一吨淀粉就亏140元,停产损失更大,只能 硬撑 。 中粮生化能源(公主岭)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秀成说, 维持生产,还有每吨100元的 边际贡献 ,可以弥补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和员工工资。如果停下来,设备还得折旧,员工还得发工资。 黑龙江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潘升表示,2014年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开工率 高开低走 , 在成本较高、产品价格较低的双重挤压下,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不得不停产,特别是生产酒精的企业基本一半都停产了 。 与黑龙江情况相似,去年上半年以来,吉林省又有4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相继停产,停产半停产企业数量已达10家,开工率不足50%。 2012年下半年以来,吉林省玉米深加工行业出现开工不足,部分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多数企业出现亏损;2013年全行业总体亏损10.3亿元,2014年上半年全行业又亏损了6亿元左右。 一位业内人士说。 托市 形成 堰塞湖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在东北地区出台玉米临储政策,实行 托市 收购,玉米价格被逐年抬高,东北地区的玉米收购价格已由本世纪初的900元/吨上升到目前的2300元/吨,上涨了近1.6倍,原料成本占总成本70%的玉米深加工行业长期承压运行,产业不振。 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普遍理解国家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而实行的 托市 收购,但盼望在当前 一头是政策市,一头是市场市 的情况下,国家更加合理地补贴玉米深加工企业,解企业燃眉之急的同时也为下一步玉米 目标价格 改革赢得时间。 一些专家表示,2014年7月起,中央财政对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竞购临储玉米每吨补贴100元,即每斤玉米减少企业支出0.05元,从当前的玉米竞拍成交价看,这样的补贴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仍很难扭亏。 这个政策非常好,只不过还需要更合理的补贴操作。 黑龙江省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建波说,去年国家出台政策,东北以外地区到东北来收购玉米,每吨可以享受到140元的补贴。地处东北地区的玉米加工企业也希望能享受到一样的政策,同样是为了促进玉米收购,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没有这每吨140元的补贴,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事实上现在每吨补270元,企业才能活起来 。 补贴方式上,郑建波建议对不同加工能力,完成社会责任不同的企业拉开补贴档次。 2013年,黑龙江省很多地区出现玉米生霉粒比例过高问题,农民玉米销售出现难题,我们公司开通绿色通道,加大玉米收储量,24小时敞开收购。但一些小企业经常是给补贴了就加工,不给补贴就停工。 他建议对加工量达到100万吨的大企业,给予更高补贴。 结构性产能过剩凸显 专家分析认为,除原料玉米价格过高外,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行业长期低迷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全行业加工链条短、产品 同质化 造成的结构性产能过剩。 吉林省农委主任李国强表示,玉米深加工行业 不景气 的深层次原因是企业产业链条太短,产品附加值太低, 1块钱玉米的附加值应该是其本身价值的3倍,而目前只有1.3倍,科技含量低,企业只要有资金就能上 。 据了解,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一些企业通过加大技改投入扩大产能,吉林省玉米深加工能力已由2009年的1260万吨上升至1490万吨,增幅18.3%,而2013实际加工玉米1050万吨,与上年1041万吨的加工量相比变化不大,说明市场需求已相对饱和,产能仍在惯性扩张,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 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主要集中在淀粉及酒精两大行业中,产品以淀粉、淀粉糖、酒精等初加工产品为主,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 一位业内人士说。 上个世纪末,年加工玉米1万吨就算大企业了,从2007年起,产业开始整合,现在东北地区年加工玉米15万吨以下的企业基本不存在了。 中国粮食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说, 从目前的开工率看,全国玉米深加工行业起码产能过剩40%,下一步还将有企业被淘汰兼并,行业已进入整合加速期。 这个行业的寒冬还得持续3年左右,这也是行业整合加速期,规模小、效益不好、资金链不充足的企业会被市场淘汰。 王宪岐说,同时,国家应该提高玉米深加工行业的环保、能耗等门槛,倒逼行业升级整合, 淘汰能耗高、环保不达标的 打游击式 的小企业 。

(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上一篇:上海吸取“福喜”教训 加强食品监管

下一篇:过期肉升级 福喜在华再陷困境

淮南订做工作服

十堰定制西装

上海工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