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鱼缸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2013智能手机四大创新点

发布时间:2020-06-28 12:13:39 阅读: 来源:鱼缸厂家

2013年,智能手机的市场仍将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特别是国内手机厂商正在加速向中高端市场迈进,智能手机市场有望出现更多的技术创新。

本刊记者 豆瑞星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最精彩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莫过于智能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发展。智能手机兴起之初,决定一款手机是否受欢迎的原因开始从硬件转移到软件,对手机操作系统的选择和手机APP的创新至关重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更具性价比的千元智能机又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进入2013年,智能手机领域的创新预计将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多核、大屏、云化融合以及NFC等新的功能点。

关键词之一:多核

在CES 2013展会上,三星推出了全球首款移动八核处理器Exynos 5 Octa,采用ARM的TTLE/Cortex A15架构,由1.8GHz的A15架构处理器和1.2GHz的A7构架处理器组成,计算能力非常强大。据三星宣称,这款处理器的3D游戏性能可达市面所有产品的两倍之多,而且功耗相比之前能够降低70%。

如今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首先要问问“这款手机是几核的”,多核意味着操作更快更流畅,是影响一款手机操作体验的基本要素。从最初的双核到现在的四核,如今三星更是推出了八核处理器,“核战争”已经演化进入新的阶段。

相对于功能手机,智能手机更近似于一台电脑,需要为大量的应用提供计算资源。这必然要求智能手机在性能上的大幅提升。双核技术最初应用在PC领域,用两个或者多个处理器完成原来由单个处理器完成的任务,不仅轻松得多,而且处理速度也可以大幅提升。智能手机普及之后,为了提升运行速度,突破手机的运算瓶颈,多核技术得到采用。

主要的手机厂商,不仅包括三星、诺基亚、HTC、LG,国内厂商如华为、中兴、酷派等厂商也均推出了四核配置的手机。四核手机不再“新鲜”。2013年,厂商将更多关注八核智能手机。在三星推出八核处理器之后,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预计将在今年第三或者第四季度推出八核智能手机。

此前还有传言称,中兴将在今年推出八核智能手机“阿帕奇”,据悉该款手机将采用联发科技(MTK)28 nm ARM15芯片 ,该款芯片仍是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采用台积电28纳米制程生产,支援HD高分辨率屏幕,1300万像素摄像头,并且同步支援WCDMA、TD-SCDMA等3G双模系统。

当然,受制于电池供电量的限制,“核”的数量不可能一直上升。而且核配置应当和其他手机硬件协调进行。不过在2013年,我们还会看到在多核方面智能手机将会有新的进展。

关键词之二:大屏

从外观上看,智能手机相对于功能手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屏”,大屏触控一直是智能终端的发展趋势,2013年,这一趋势将得到新的诠释。在2013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平板手机”出现了扎堆的局面。

平板手机(Phablet)由Phone(电话)加上Tablet(平板电脑)两个英文词语组成,是一种大小在大屏幕智能手机和小屏幕平板电脑之间,使用触控式屏幕的跨界移动电子设备,产品的定位也在两者之间,屏幕大小介乎5英寸到7英寸之间。最早由戴尔推出,不过真正意义上把平板手机炒热的当属三星,5.3英寸的Galaxy Note在2011年大卖,一年间狂卖1000万部,2012年Note2更是在上市两个月内创下500万部的销售奇迹,这让很多厂商迅速跟进。

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展出了具备6.1寸大屏幕的Ascend Mate手机,中兴也推出配备5.7英寸屏幕的Grand Memo,此外韩国LG公司也摆出5.5英寸屏幕的Optimus Pro。三星也在大会上展出了Galaxy Note 8,配备了8英寸的超大屏幕,而且具备通话功能,可以说是一款超大号的智能手机。

屏幕技术的进步也进一步促进了大屏手机的增长。屏幕越大耗电量越大,而电池的能力存在瓶颈,因为电容量过大的电池不够安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显示技术:AMOLED显示,其耗能更低,分辨率也更高,已经成为新一代显示屏的主流技术。

从大屏手机的发展可以看出,移动智能终端越来越细分化,苹果推出iPad,满足了用户观看影视视频和玩游戏的需求,开创了平板电脑这一全新的品类。而如今平板电脑和手机之间的空白正在被填补,不论是iPad Mini还是三星的Galaxy Note 8,将来还会有更多类似产品的推出,这一方面给了用户更多选择,也让智能终端种类更加丰富,市场格局更加充满变数。

关键词之三:云化与融合

之所以将其作为一个关键词而非两个,是因为智能手机的云化与其他终端的融合密不可分。当然有时候两者并不一定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智能手机作为“遥控器”的功能。

上面提到的三星Galaxy Note 8就具备“遥控器”的功能,通过该产品右边的红外线口可以控制几乎所有品牌的电视设备。很明显,三星试图在功能上突破Note 8不只是一款平板的理念,除了打电话以外,三星也试图将Note 8与电视这第四块屏联系起来。这体现出多终端融合的趋势,同时这项功能也成为Galaxy Note 8区别于iPad Mini的特色功能。

当前国内很多电视厂商也在推出智能电视等新产品,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操控问题。因为电视不同于智能手机,不可能让用户坐在电视跟前用手指来操作,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之一就是将手机作为“遥控器”来操控电视。这样一方面可以将手机上的视频、图片等内容资源转移到电视端进行观赏,同时还发挥了手机的操控功能,让手机这一终端变得更加强大。

多终端融合的一个更大的特点是云化。即通过建立云端系统,将手机、电视、游戏设备、PC等多终端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内容共享。目前在这方面态度最积极,做得最有成效的公司莫过于微软。

微软在去年10月份的Windows 8操作系统发布会上,详解了这款产品的主要特点,其中重点强调了其多终端、跨平台融合的特征。其Microsoft帐户横跨PC、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三大平台的多种设备,是一种用于登录任何一台运行Windows 8、Windows RT或Windows Phone设备的全新方式。使用Microsoft帐户登录时,设备将可以连接到云端,用户可以随时在不同的设备上访问与自己帐户关联的个性化设置、首选项和应用。

使用统一的Microsoft帐户,用户可以从Windows Live社交网络自动获取好友的联系信息和状态,同步联系人、日历选项,从SkyDrive云存储访问并共享照片、文档和其他文件,在Windows或Windows Phone应用商店购买和下载应用,在不同Windows 8、Windows RT设备之间自动同步个人设置,包括主题、语言首选项、浏览器收藏夹和历史记录等数据。

支持ARM架构的Windows RT操作系统可以应用到多种平板电脑产品之中,微软还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其打通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意图一览无遗。其实不仅是微软,苹果也通过iCloud等产品实现了终端内容的共享。

智能手机的云化还有一项关键的推动因素,即应用的现实需求。如今手机上的APP规模巨大,但是功能都相对简单,很多都是本地化的应用。本地化的应用有其优势,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无法联机游戏,无法即时更新等。随着HTML5技术的兴起,对云端计算能力的需求更加明显,通过云+端的模式,分散智能手机在计算能力上的压力,是扩展手机功能、实现手机“大一统”的必需。

此外,云存储也是用户非常关心的一项应用,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存在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手机的云化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方便他们将自己喜欢的影视剧和图片等放在云端,喜欢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使用。

关键词之四:NFC

NFC并不是新名词,但是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后,这项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NFC是“近场通讯(near-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这种通讯方式能在硬件设备与实际物体之间通过近距离接触(10厘米之内)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需要双方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和零售商店的支付终端)都配备NFC芯片和内置天线。这项功能引起重视的原因,是移动支付的兴起。

手机作为支付终端的潜力很早就被发现,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电信运营商也在力推手机钱包等手机支付产品。因为通过手机联网进行远程支付,不仅操作起来非常复杂,而且安全度也不高。利用手机的NFC功能实现近场支付,对于很多用户来说都非常实用。

目前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已经有很多款,例如三星Galaxy Note和Galaxy S III、谷歌Nexus 4和Nexus S、诺基亚Lumia 820和920、索尼Xperia Ion、摩托罗拉Droid Razr M和Droid Razr Mazz HD、LGIntuition、HTC的Evo 4G LTE、黑莓Z10和Q10等,但是目前NFC离普及还有很长的距离。

今年的MWC(2013移动通信世界大会)主推的活动之一就是“NFC体验”,会场内设置了NFC中心和多处NFC体验区,能够提供巴塞罗那市区300个可NFC消费地点的优惠券和打折应用,还为与会人员提供索尼Xperia T智能手机,内置15欧元的NFC Visa购物卡,从中可以看出其对NFC作为手机发展趋势的高度认可。

未来随着移动支付标准最终确定,产业链各方开始发力,移动支付必然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届时NFC将成为手机的一项标配功能。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项关键创新之外,其他诸如无线充电以及更加环保、更高容量的电池技术、以及类似于Siri这样的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都将在手机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Google浏览器下载

谷歌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